跳到主要內容區
logo

2019 澳洲醫療機構健康照護與跨文化學習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透過此次澳洲參訪見習,不僅僅看見不同醫院的醫療設備,也看到由於不同國度及制度體下,有著不同照護方式,互相交流著彼此的常規、討論彼此間的差異,對於護理有更深層的體悟,發現原來國外的護理人員工作模式是如此;還有參加慈濟相關活動,如:慈青生活營、食物發放等,對於本身非慈濟體系畢業的我來說,對慈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更了解國外的慈濟人在做的事。  (進護系二一甲 許0嫣)
醫院內的環境與態度是令人最印象深刻的,在病房能觀察到護理人員及醫生會與病患較密切的溝通,護理師時常關切病患,醫生與藥師也會至臨床與病患討論病情,在接受講師教育時也能感受到教育者對護理的熱忱與尊重,希望未來至臨床也能展現臨床專業態度及關懷病患的熱忱。  (護四三乙 黃0宏)
透過此次交流活動,能看見台灣醫療制度與澳洲的不同,以醫院工作分配舉例,可發現澳洲分作分配較細,例如物理治療師即可分為,足部物理治療師及物理治療師,相對台灣只有物理治療師,再以護理階層為例,澳洲護理人員工作階級較多,且每個階層能做的事幾乎不重複,故專業程度也較高;因澳洲醫療工作分配細、專業程度高,故每位專職較不易被取代,且澳洲採團隊工作的模式,共同承擔每日治療項目,與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相比,可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亦可增加團隊凝聚力。  (護二一乙 葉0琳)
這一次活動讓我成長學習的面向是護理國際觀及英文能力。護理國際觀是讓我了解到澳洲和台灣的護理是有什麼差別的如這一次的旅途讓覺得澳洲的護理比較多時間和病人聊天、我在澳洲看到的護理師感覺很親切及熱情、感覺工作量也比較輕鬆。最後,我覺得我的英文能力有進步是因為我學到了很多新的英文單字。  (護四四甲 鄭0營)
行前的準備,從交通、手語、參訪分組中,了解隊員的優點及習性,出國時更能達到完善的團隊合作,自己規劃交通到參訪的醫院,學習到面對事情要事先做足充足的準備,找尋解決的方法,獨立自主,及隨機應變的能力,知道澳洲的公車上並沒有站名提示,需要注意到站時間及站名;不論是病房裡ㄧ對一的教學、學校參訪、家庭訪視,和會議中提出的問題,都促使自己必須努力聽、用心說、勇於表達並有所收穫,例如:單字的學習、口語化說法、提升統整能力。  (護二一甲 許0雯)
經過澳洲海外見習後發現很多澳洲醫療體制是與台灣不同的,例如:出院轉換復健計畫、transit loung(即將出院的病患等待家屬的地方)等,但讓我學習到最多的是在見習中發現澳洲的護理人員相較於台灣更具有獨立性及自主性,台灣護理人員多偏向於遵照醫囑,較少與醫生討論什麼才是適合病患的醫療方式,在這樣的環境內導致護理人員的批判性思考下降,對於我而言也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但在澳洲護理人員可以反駁醫生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唯一的前提是以病患健康照護為最佳考量,且每位角色都是最重要且彼此互相尊重,營造一個友善彼此互相尊重不分身分高低的醫療環境是台灣需要進步與改善的地方,且因為澳洲醫療分工細,以團隊照護為導向因此團隊間的溝通及尊重格外受到重視。很幸運有此次機會深入了解澳洲的醫療,甚至跟病房內的學姐見習護理的工作流程及常規,也讓我們有機會了解更多澳洲的醫療環境。  (護二一乙 江0庭)

 

瀏覽數: